鲁东大学生命科学产业研究院
行业人才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人才
山东航空学院:刘秀位,作物抗旱的探索者
发布时间:2022-02-10
浏览次数:3次

刘秀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青年俊才候选人。他2006年毕业于滨州学院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进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攻读生态学博士学位,2015年毕业。此后,他先后在美国Texas A&M AgriLife Research和Noble Research Institute从事作物根系功能表型与根系原位测量技术的研究工作。2019年起,刘秀位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主要研究作物高效用水的地上地下协同调控。

一,研究方向

刘秀位研究员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作物生理生态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作物抗旱节水生理生态机理:研究作物在干旱条件下如何通过生理和生态机制实现节水和抗旱。

2. 作物根系原位测量方法与技术:开发和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对作物根系的原位测量,以更好地理解根系功能。

3. 作物根系功能表型组学:通过表型组学方法研究作物根系的功能特性,探索根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稳定同位素在农田蒸散发研究中的探索与应用: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农田蒸散发过程,为作物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学术成就

刘秀位研究员在作物生理生态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华北农田耕作压实对作物影响的土壤容重临界值:他提出用亏缺灌溉与深松结合的方法削减耕作压实对作物的不利影响,为本地区农田耕作栽培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2. 证实利用探地雷达测量作物根系的可能性:在国际上首次证实了利用探地雷达测量作物根系的可能性,尽管探测精度需要进一步提高,但这一发现为根系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3. 提出单体化合物同位素作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判定指标:与传统整个叶片水平碳同位素相比,单体化合物同位素能更好地指示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可作为筛选节水高效品种和评价不同管理措施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判定指标。

三,代表论著

刘秀位研究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部分代表作包括:

• 在《New Phytologist》、《Plant and Soil》、《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Organic Geochemistry》和《Crop Scienc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5篇。

• 论文总被引用近1200次,其中单篇论文最高引用100余次。

四,研究组招聘与合作

刘秀位研究员的研究组致力于作物根系表型组学、根系原位测量技术、同位素生理生态学和作物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研究组重点开展了根系原位测量技术研发、理想深层根系构型构建和根系调控等方面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推动相关研究的发展,研究组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特别研究助理和事业编制人员。

刘秀位研究员的学术成就和研究方向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作物抗旱节水和高效用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