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箬青
一,个人简介
毛箬青,1989年出生,是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优秀校友。她于2009年本科毕业于该校生物工程专业,并于2012年获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19年,毛箬青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家乡,入职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专注于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研究。
毛箬青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 非洲猪瘟疫苗抗原筛选:
• 毛箬青带领团队构建了高效的疫苗抗原筛选平台,为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撑。她主持的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非洲猪瘟疫苗新抗原筛选与应用”,成功解析了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关键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2.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研究:
• 她揭示了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3通过调控宿主自噬通路促进病毒复制的新机制,研究成果发表于《自噬》(Autophagy),为抗小RNA病毒广谱药物研发提供了全新靶点。
3. 非洲猪瘟病毒体内感染机制:
• 毛箬青还深入研究了非洲猪瘟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感染机制,相关成果在2024年9月的“生命科学与健康”校友学术论坛上进行了分享。
二,学术贡献与影响
截至2025年,毛箬青博士已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授权发明专利26项。她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更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她带领的科研小组目前有博士生4人、硕士生5人,为我国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三,对母校的贡献
毛箬青始终心怀母校,多次回到兰州理工大学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成果,激励在校学生投身科研事业。她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毛箬青博士的科研之路始于兰州理工大学,母校为她搭建了坚实的学术平台。她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动物疫病防控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更为保障国家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