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华,男,汉族,1977年1月生,陕西省米脂县人,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本科,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7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新西兰林肯大学访学。现任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学工作
杜晓华教授主讲本科生《动物解剖学》《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和研究生《高级动物解剖学》《兽医实践与案例(病例)分析》课程。他以主要完成人身份参与建设的《兽医病理解剖学》课程先后被评为2008年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依托课程建设完成的教学研究项目“兽医病理解剖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分别获得2009年甘肃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甘肃省教育厅厅级教学成果奖。作为第一主讲教师参与建设的《动物解剖学》重点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此外,他还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
科研工作
杜晓华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基础兽医学(动物解剖学与组织学,高原特色动物低氧适应性)。他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脑红蛋白与牦牛脑组织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机制”。
•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藏绵羊腐蹄病及耐寒基因抗性相关基因检测技术集成与应用”。
• 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牦牛与黄牛不同组织脑红蛋白表达的比较研究”。
•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峰驼NGB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研究”。
•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脑红蛋白在牦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
杜晓华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8项。他的研究成果“藏绵羊腐蹄病及耐寒基因抗性相关基因检测技术集成与应用”获得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荣誉与奖励
杜晓华教授曾获得多项荣誉和奖励,包括:
• 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甘肃省教学成果教育厅级奖。
• 甘肃省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 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 甘肃省“师德标兵”。
• 甘肃省“技术标兵”。
杜晓华教授还曾获得“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暑期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甘肃农业大学‘我喜爱的教师’”“甘肃农业大学2004~200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社会兼职
杜晓华教授还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理事,甘肃省解剖学会常务理事。
杜晓华教授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为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