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大学联盟是由陕西省教育厅发起、西安交通大学牵头,黄河九省区(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共96所院校参与的联盟。2022年12月20日,在第三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黄河流域大学联盟宣布成立,西安交通大学任“黄河流域大学联盟”理事长单位,校长王树国任联盟理事长,秘书处常设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徐忠锋任秘书长。
2022年12月20日,在第三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黄河流域大学联盟宣布成立。会议发布了《黄河流域大学联盟章程》《黄河流域大学联盟合作框架协议》《黄河流域大学联盟倡议书》。黄河流域大学联盟设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水电、师范教育、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城乡规划、资源增效减碳共8个分领域委员会。每个分领域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参与院校组成。
黄河流域大学联盟将围绕文化传承与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利水电、师范教育、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城乡规划、资源增效减碳等领域,推动高校交流合作,赋能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学科共建与人才共育:与会高校签署《黄河流域特色学科集群建设协议》,将联合打造"生态水利""黄河文化""现代农业"等跨校学科群,实施本科生互换培养与导师联合聘任计划。"要依托流域内农业、水利类高校优势,建立‘问题导向’的科研攻关联合体。"
2. 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论坛发布《黄河流域高校碳达峰行动联合宣言》,承诺在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等领域加强科研合作。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分享了"智慧黄河"监测系统、盐碱地改良技术等产学研转化案例。
3. 文化传承与国际合作: 联盟宣布启动"黄河文明数字化工程",拟整合九省区文化资源构建全球最大的黄河文化数据库。多所高校提议设立"一带一路"沿黄城市留学生专项奖学金,推动中华治水智慧的国际传播。
黄河流域大学联盟将致力于建立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智库,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现代化新格局提供智库支撑。探索科研合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改进科教协同育人工作。创建服务合作机制,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开展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加强联合人才培养,开展联盟成员间学分互认,建立多个院校参与、多方合作的联合培养机制。加强教师联合培养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共用,整合联盟教育教学资源,推动成员间共建课程,提升联盟成员整体办学水平。打造联盟资源共享平台,深层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