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生命科学产业研究院
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毕业要求
发布时间:2024-08-10
浏览次数:3次

毕业要求
经过专业学习与综合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同和遵守师德规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敬业和职业道德;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
心的好老师。
1.1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在学习、实践、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1.2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同和遵守师德规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敬业和职业道德。1.3熟悉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了解教育法律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2.【教育情怀】富有教师教育的荣誉感,具有从事中学生物教学的意愿和投身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怀,能够积极认识和评价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愿意耐心、细心地投入教学及班级管理;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以良好的身心素养、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担当起引领学生品格锻炼、知识学习、创新实践的责任。
2.1能够认同中学生物教师的工作价值,有教师教育的荣誉感,具有从事中学生物教学的意愿和投身基础教育的事业情怀。
2.2保持身心健康,对学生富有爱心和责任心,能够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鼓励学生的生物兴趣和创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3熟悉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服务中学生物教学。
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掌握生物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生物科学专业知识体系及各类课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生物科学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和独特作用,领会生物学科的思维和方法,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能通过生物理论、生物实践、生物教学等手段服务经济社会。
3.1掌握生物科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生物实验技能,了解生物专业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3理解生命观念的学科素养核心内,掌握生物学科的思维和方法,了解生物科学的相关支撑学科知识。
3.3了解学习科学相关知识,能通过生物理论、生物实践、生物教学等手段服务经济社会,能将生物教学与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相结合。
4.【教学能力】理解并运用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合理设计中学生物教学方案;能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的实际,运用生物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等教学活动;能检索并合理性利用外文教育成果,能通过口头、文字和肢体准确、生动的向学生传达和传递所要传授的知识,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学会分析生物教学问题,具有一定的生物教学研究能力。
4.1具有扎实的中学生物教学基本功,能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的实际,进行中学生物的相关教学活动。
4.2能理解并运用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合理设计中学生物教学方案,通过多元的中学生物教学技能训练,掌握中学生物教学的方法和技巧。4.3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知识有效融合,进行课件制作和线上教学,参与课程资
中学生物的相关教学活动。
源建设。
4.4能在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参与中学教研活动,检索并借鉴国内外成果,具有一定的生物教学研究能力。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了解中学德育原理和方法,树立德育为先理念,能在教学见习、实习中协助进行班级管理,参与班集体建设,协助班级德育、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获得班级指导的技能与体验;通过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形式,学会与家长、社会共同进行班级建设。5.1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了解班级组织与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等的组织协调能力。
5.2协助进行班级管理,学会与学生谈心交流,参与组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班级活动,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和德育养成,积累班级指导的经验。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特点,了解中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与引导方法;能够理解生物学科对中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通过学科探究小课题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教育见习实习和班级团会等系列活动中,了解主题育德、社团育人的原则和策略,积累综合育人的实践经验。
6.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及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特点,理解生物学科在中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中的作用。
6.2能够理解生物学科对中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性,通过学科探究小课题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挖掘生物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将生物学科知识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6.3了解中学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方式,参与组织主题演讲、生物知识问答、生物科学研究、生物科普实验等活动,协助开展社团活动,丰富综合育人实践。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生物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了解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学会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学会独立思考、教学反思,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在教学见习实习、实践课程学习等活动中收集信息、自我诊断,具有初步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7.1 具备生物教师专业发展意识,能够制定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规划。
7.2 初步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具有初步的解决生物教学问题的能力。
7.3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够独立思考,通过资料查阅、分析验证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具有持续改进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理念。
8.【沟通合作】能够开展各种协作学习,具有学习共同体意识;能够在教学研讨、第二课堂等活动中,分享交流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掌握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能,能够与实习、工作的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及社区有效沟通交流。
8.1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意义和价值,参加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8.2在教育实习、实践创新等活动中,组织协作小组,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团队协作。
8.3掌握沟通合作的方法,能够及时与学校领导、带班老师、跟岗老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交流学习情况,丰富沟通交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