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现景
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其中,专业负责人孙虎山教授的二篇教改论文《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主体与主导》和《应用型特色生物工程专业建设途径探讨》分别在教育类核心期刊《当代教育科学》和《现代农业科技》上发表。论文的发表是对生物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和成功经验做法的总结和探讨,也是生物工程专业建设的又一成果。
生物工程专业201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校名校建设工程专业,201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近三年来,学院将该专业纳入重点建设专业,以省教育厅下发的《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为行动指南,多举措对生物工程专业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改革。
该专业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确立了“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凝炼专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了专业教学计划;积极推进课程建设,目前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门,另有12门课程纳入校名校建设工程课程群项目,出版教材11部;倡导学院管理层面和教师课堂教育层面的教学改革,目前主持教改项目17项;有计划地从国外和著名企业引进生物制药方向和葡萄酒方向的泰山学者、突贡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鼓励教师海外访问、合作和学习;多方拓展渠道,促进教师和企业合作,开展“政产学研用”结合和服务社会活动;不断加大实验室投入,整合实验室资源,积极申报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增加实验实训基地,今年新增实习基地3个。
生物工程专业前景展望
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近年来中国生物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生物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形成研发、制造与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生物经济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步提升,年营业收入百亿元以上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就业领域广泛
学科交叉优势
明显生物工程融合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毕业生既能参与科研创新,又能胜任技术管理,跨界竞争力强。并且,AI+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发展迅速,为该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人才需求旺盛
数据显示,2024年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突破5万亿元,生物工程人才缺口高达30%。2024年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新增岗位超50万个,生物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增长率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