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秉承“以人为本、多元培养、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为国家培养三观正确、具有扎实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实施卓越育人教育改革措施,着力培养“基础厚,视野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生物科技人才。学院现有生物科学(免费师范、非师范、菁英班/强基班)和生物技术(非师范)两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2019)和生物技术(2020)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生物科学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学院非常注重教学与教学改革,近几年已经完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大学MOOC课程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3门、上海市精品课程7门;主编教材5本,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本,共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6项,上海市成人高等师范优秀教育教学奖1项,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
近年来,学院加大植物学、动物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同时以新兴学科及应用性学科为发展增长点,聚焦凝练,优化布局,形成动物学、植物学、神经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五大二级学科,并逐步形成了以G蛋白偶联受体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合成生物学与基因编辑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修饰与代谢调控、植物多样性与科学利用、水生动物营养与免疫、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及调控六大重点研究方向和团队。学院目前共有植物学与动物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三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在基因编辑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新型CAR-T免疫细胞构建、水产养殖绿色饲料研发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学院教师近五年共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企事业单位科研项目600多项,总合同经费4.2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项目2项,课题组长项目9项,国自然基金重点5项、杰青2项,优青5项。近五年以第一完成单位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发表Science正刊学术论文1篇,发表Science/Nature/Cell子刊、PNAS等学科顶级期刊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专利70多项,实现专利转让应用近20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上海市三大奖共5项。